前言

初入学校,校内网的紫荆pt站给刚升入大学的我深深的震撼
在享受到了pt站丰富的资源的同时,我也领略到pt站互助共享的精神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后,南大学子继 小百合BBS 之后又失去了一个精神上的家园😭

那段时间,紫荆时常会在我的梦中出现

忘不了关站前为了保存更多的资源火速购入移动硬盘的举动
那几天的电脑是全天开着的,紫荆上与南大相关的资源,全部被我收入硬盘留存
因为我不希望这些有关母校的珍贵回忆随着一道冰冷的命令就此消失,被所有人遗忘

上学期的时光在日常生活的流逝中平静度过,紫荆的离去不过是一块投向大海的石子,并未发出任何大的声响
本以为我会就此别过,转机却在几天前悄然降临…

新希望

转眼到了大一的下学期,更换手机之后的我迫切地想体验 wifi6 带来的改变 (一个典型的狄德罗效应😤)
遂购买了 TP-LINK 的 TL-XDR1860易展版 路由器,连接上了校园网
笔记本网卡不支持 wifi6 ,所以网速并没有获得多大提升,手机的测速则令人欣喜

当然,在此也要感谢校方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南大仙林校区早已接入千兆网与 ipv6,且网络收费方式也算合理

折腾之余,我发现新路由器也是支持 ipv6 的,这令我欣喜若狂–
教育网第一大 pt 站 北邮人 向我敞开了大门!🎉

然而我的小笔记本经不起大容量的存储,同时也不方便 24 小时开机做种,
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一直放在宿舍内(离开宿舍后,校园网wifi 并不支持 ipv6)
一台 NAS 成为 pt 站的最合适人选

群晖是 NAS 厂商的龙头企业,然而白群晖的配置溢价过高,坊间流传着“买软件,送硬件”这种说法
不少老哥会选择自己组装主板,再制作群晖系统引导盘骗过群晖助手,让组装的主机变成一台群晖 NAS,坊间俗称“黑群晖”
我要走的也是黑群晖这条路,等啥时候玩(you)够(qian)了再转白也不迟

指南:当我们买黑群晖时我们买什么

群晖的 DSM 系统基于 FreeBSD 改造而成,因此 NAS 其实就是一台主机,使用它的功能有特殊之处罢了
用网线连接路由器的 LAN 口和 NAS 的网口,NAS 就可以被路由器内网的设备访问到
当 NAS 获得了公网的 ip, 它就变成了公网的一台服务器,可以被任何其他可上网的设备访问到

既然这样,我们挑选 NAS 时仍需关注常规电脑参数,但选择标准或许有所不同
白群晖售卖整机,不需要消费者自己组装,那肯定是越贵越好
黑群晖需要自己装机,逐个部分讲

  1. CPU
    为 NAS 选购 CPU 除了性能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功耗
    因为大部分的 NAS 都是要 7 X 24 不关机的,而且群晖的 DSM 系统并不是很吃性能
    你当然可以选购一块 RYZEN9 5950X 作黑群晖的 CPU,然后就可以等待电费芜湖起飞了🐵(
    提供一个参考,白群晖入门款 DS220+ 使用 J4025,更好一点的 DS920+ 使用 J4125
    黑群晖的话,j3455 挺受欢迎,性能和功耗都很适合
    当然如果电费不用你出…那就随意咯😏
  2. 内存
    级别越高,容量越大越好,看自己的预算
  3. 显卡
    作为一种近似服务器的设备,NAS 对显卡并无刚需
    大部分黑白群晖并不会加装独显
    显卡对 NAS 唯一的作用是使用群晖观看视频时对视频解码
    不过看群晖上的视频的话,一般都是使用 PC 或者手机解码,没必要直接用群晖来进行解码(
  4. 主板接口
    越多越好越新越好,不过也要看 CPU 的承受能力和机箱的预留
    • 网口&网线:NAS 的网口千兆只是起步,记得使用六类及以上的网线😛
      两个网口更好,可以使用群晖里的 Docker 安装软路由,NAS软路由二合一
    • sata接口:群晖最重要的接口,用来接机械硬盘,越多越好
    • M.2 接口(非刚需):安装 ssd 当缓存或者系统盘,保护机械硬盘
    • USB 接口(非刚需):群晖系统支持外接存储设备,使用 USB 接口连接移动硬盘
    • HDMI 接口(非刚需):有时候需要修改主板的一些配置,需要连接显示屏,我没遇到
  5. 硬盘
    NAS 的 7 X 24 工作模式对机械硬盘的寿命与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普通机械硬盘无法胜任
    针对这一广大的需求市场,厂商们推出了 NAS 硬盘,以希捷的 酷狼 和西数的 红盘 为代表
    NAS 硬盘经过专门的设计,稳定,静音,防震动,且厂商提供更长的数据恢复与保修
    当然,价格也更加昂贵,尤其是今年炒币热,矿老板和厂商狼狈为奸,硬盘涨价很凶
    好在闲鱼还有公道的买家在,交易也很愉快
  6. 机箱
    NAS 与主机和服务器最关键的不同之处,出于存储的需要,NAS 需要能安装多块硬盘
    普通机箱一般只能安装两块硬盘,NAS 对硬盘数量有更高要求,需要选择多盘位的机箱
    白群晖的多盘位机箱是群晖自己定制发行的
    黑群晖的话,2019年矿难,二手市场流入大批星际蜗牛机箱,堪称黑群晖党的福音
    只要不到300就能买到4盘位、J1900、4G内存、16gSSD的4盘位主机(当然,现在涨价了🎃)
    不过原装主板的 j1900 性能孱弱,电源也是杂牌子,好在可以自己更换主板,电源和风扇
    换片 j3455 的主板,再来块益衡电源,换个好点的静音风扇,针不戳呀我的老北鼻😘

行动代号:进军北邮人

本来想着自己买零件组装一台 j3455 的星际蜗牛当黑群晖,没想到在闲鱼蹲到了个神车
卖家自己 1200+RMB 装的黑群晖 800 出掉,j3455 / 8GB内存 / 星际蜗牛B款4盘位机箱 / 单千兆网口
我赶紧拍了下来,卖家爽快的送我一块黑群晖系统引导盘

买回来发生了一个小悲剧,卖家送的引导盘被我搞坏了
于是用自己的 U 盘照着网上的教程重新做了一块,现在还在用

机子到了,硬盘也到了,开始动手连接
插上引导 U 盘和网线,利用电脑上的群晖助手搜索到内网 ip,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根据提示下载好系统,
成功了!一套有 NAS 参与的路由器局域网诞生了: 手机+黑群晖+笔记本电脑

在 win10 的文件管理器输入内网地址,用户名+密码,选择共享文件夹,右键挂载到电脑(smb协议)并指定盘符,就相当于电脑上的硬盘了
这样作有很多好处:

  • 下载种子资源时不必局限于群晖的 transmission, win10 的 uTorrent 同样可以直接下载到挂载的群晖文件夹
    transmission占用资源小适合保种,而 utorrent 下载上传速度更快,榨干带宽
  • 电脑下载群晖文件或向群晖上传文件和操作电脑文件一模一样,想浏览文件也更加方便,就好像群晖的文件在电脑上一样

内网的传输速度基本达到了预期水准:

  • 有线传输方面,将电脑和路由器 LAN 口用网线连接,向挂载在电脑上的 NAS 文件夹拷贝文件,跑满机械硬盘极限 150MB/s
  • 无线传输方面,手里的一加9p 稳定在 80MB/s,小新15的网卡不支持 wifi6 ,稳定在 60MB/s

NAS硬盘划分存储空间,我没有选择任何raid保护数据,目前手里有3块4T酷狼盘,basic就行了
重要数据(比如种子文件和手机照片)可以使用 Cloud sync 加密同步到百度云

北邮人bt的注册很顺利,凭借高校邀请码我成功的获得了用户资格,现在正在努力刷上传攒魔力,期待有一天能够在北邮人获得一席之地

这期间也很荣幸地遇到了同在北邮人的学长–YDJSIR,一位充满极客精神的先辈,为我这样一个小白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

手机方面,我使用的是 DSfile + MXPlayer 的视频播放方案:

MXPlayer 就不用多说了,安卓播放器解码之王,开 硬解+ 在局域网内看群晖存储的视频随意拖动进度条,比我在外面用流量看视频还丝滑
字幕音轨和界面设置也深得我心

DSfile 是在手机上访问群晖文件的官方app(虽然谷歌商店显示已经两年没有更新🙄),局域网内登录也是输入内网ip和用户名密码
登录之后想看什么视频用 MXPlayer 播放就行(貌似用的不是smb协议而是http)

尾声:第二紫荆

“一个世纪前,当川陀沦陷敌手,遭到史无前例的劫掠,整个行星变作一片废墟时,我们自然有办法保卫自己的大本营。
在满目疮痍中,只有帝国图书馆与周围的校园安然无事,这一点也是银河中人尽皆知的事实。”
——阿西莫夫《第二基地》

北邮人作为教育网第一大pt站,相比紫荆,资源量多出一个层级来,畅游其中时不时就有意外之喜
来了没几天,我就已经下了接近 4TB 的电影动漫学习资料和其他资源了

然而时不时的,我仍然会产生一丝伤感

我不想当乐不思蜀的刘禅,纵情于byrbt的欢乐,忘掉紫荆站那因“不可抗力”消失的回忆
在心里我把自己比作保留火种的守望者,就像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里据守在川陀的心理史学家,我期待着黑暗过后“第二紫荆”的到来
我仍然期待着,期待着赶在毕业之前,我能够看到“第二紫荆”的出生
到那时,我会把曾经那个紫荆站里我所捕捉到的一丝辉煌遗产做种,等待有缘的校友共同守护…

“哈里·谢顿将川陀称作‘群星的尽头’,”他又细声说道,“为何不能是个诗意的意象呢?”